早在默片時代,華人的形象便已經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作品中。腦後懸著長辮子、骨瘦如柴和吸食鴉片的東亞病夫,就是華人在美國電影中的典型形象。正如那個時期的黑人角色總是由白人演員塗黑了面孔來扮演 (Black face),影片中的華人形象,也大多是由白人以漫畫式的方法進行塑造 (Yellow face)。 20年代出現在銀幕上的電影角色“傅滿洲”,便是華人被好萊塢妖魔化的一個例證。
早在默片時代,華人的形象便已經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作品中。腦後懸著長辮子、骨瘦如柴和吸食鴉片的東亞病夫,就是華人在美國電影中的典型形象。正如那個時期的黑人角色總是由白人演員塗黑了面孔來扮演 (Black face),影片中的華人形象,也大多是由白人以漫畫式的方法進行塑造 (Yellow face)。 20年代出現在銀幕上的電影角色“傅滿洲”,便是華人被好萊塢妖魔化的一個例證。
位居大英帝國西側的「翡翠之島」愛爾蘭共和國,1949年於都柏林宣告獨立後便開啟紛擾不斷的統獨問題。統獨紛爭與社會議題成為愛爾電影最愛的題材。愛爾蘭影壇與英國電影圈交流密切,許多影片、導演或演員揚名國際 (如知名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 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愛爾蘭為了推廣電影於1945年成立愛爾蘭電影協會(Irish Film Institute , IFI),多年來不斷致力推廣各類型愛爾蘭電影。
背景 60s
六十年代北愛的動盪不安,加上勢力龐大的天主教讓愛爾蘭成為一個禁止離婚與墮胎的保守社會,直接影響了愛爾蘭電影的發展。整個六十年代最重要的一部愛爾蘭電影不是劇情片,而是紀錄片【都柏林怒火】(Rocky Road to Dublin ) 1968:彼特.藍儂Peter Lennon以「憤怒年輕人」的批判性姿態,檢視愛爾蘭從政治、教育到文化娛樂中所經歷的種種限制與束縛。這部紀錄片延續「英國自由電影(Free Cinema, 1956-1959)」及後續的英國電影新浪潮(1959-1963)的精神,將對社會現狀不滿的苦悶情緒投射於影像中 。透過鏡頭紀錄都柏林政客、教會、藝術家、學生的生活文化點滴,企圖給予故鄉一點新鮮的刺激,進而提供愛爾蘭公眾理性思考良性辯論的機會。
巴爾幹半島電影 (Balkan Peninsula)
巴爾幹半島位在歐亞交界處,因為地理上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這塊土地變成兵家必爭之處,歷史上多次歐洲大戰與世界大戰皆在此發生。巴爾幹半島曾被前蘇聯統治,蘇聯瓦解後各小國紛紛獨立,但從此巴爾幹便陷入種族衝突的混亂陰霾中。二次大戰結束後,東南歐眾多小國共同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象徵著和平與穩定。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成為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共產國家。並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1980年代,由於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上的差異致使南斯拉夫種族問題逐漸深化。財富分佈不均和民族主義復興,各民族只著重自己利益,而政府又無力控制,內戰因而爆發。1992-2003年間各民族紛紛獨立建國,國家逐漸解體,南斯拉夫的領土現在分成以下七個國家: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科索沃(未獲國際普遍承認),蒙特內哥羅,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也隨之成為歷史名詞。
香港電影工業
Hong Kong Cinema
60s 港式動作片的起源
1960年代,邵氏電影公司在邵逸夫的大力經營之下蒸蒸日上。邵氏底下的導演群順利推出一種新型、蘊含哲學思想的賣座動作電影 : 1963年,胡金銓將邵氏電影注入文化要素(中國文學、繪畫、哲學等傳統興趣)。胡喜歡在電影中表現武士角色的尊嚴與孤獨感。電影不僅參雜京戲的武打動作、黑澤明的武士道,還帶有義大利式西部片及詹姆士龐德般的演員特色。
60後到近代的日本電影發展
《青春殘酷物語》
60年代適逢日本新浪潮的影壇革命,然而電影中開始沈迷於過去的現象,卻引發激進派導演的反感,對保守思想大肆抨擊探索進而開始大力鼓吹改變。
l 大島渚: 青春殘酷物語 1960 / 日本夜與霧 1960 / 少年 1969 / 感官世界1976 / 俘虜1983 / 新宿小偷日記 1983
泰國97新勢力
大狗民
60年代之前受歡迎的電影都是默片,通常以16mm 的鏡頭拍攝。70~90年代多為粗製濫造的音樂片和喜劇片。1997年的經濟危機讓電影業跌入谷底,這年電影年產量只剩不到十部,然而1997也是泰國電影的轉捩點,在這看似窮途末路之際,卻奇蹟似的起死回生。一批新導演勢力從廣告界湧進,企圖從劇本、美學、攝影等方面,一改傳統泰式俊男美女的偶像片風格。在加上泰國皇室長期以來對業餘的電影製作懷抱濃厚的興趣,並投入電影生產事業。使得泰國新浪潮勢力漸起。 而香港雙胞胎彭氏兄弟憑著底片菲林調色技術,90年代打進泰國廣告界,搭起泰國與香港電影的密切橋樑。目前亞洲電影工業的前五強,依序是日本、韓國、香港、中國大陸和泰國。
泰國電影工業的快速成長被認為是下一波亞洲電影的最佳新勢力。
巴西概論 Brazil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人口1億8,640萬人/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
國土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巴西北部是廣闊的亞馬遜雨林,南部地區多丘陵,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境內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人種分配比例:白人(Branca)占53.8%;黑人占6.2%;棕色人(Morena)占39.1%;黃種人(Amarela)占0.7%,印地安人0.2%。
1896年盧米埃兄弟,將影片帶到印度放映,並拍了印度記錄片,從此開啟印度電影的歷史。
1947年印度獨立並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在中部印度教地區(印度),一個在東北與西北的伊斯蘭地區 (巴基斯坦)。1955年,印度年產影片達到285部,一躍而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美國僅居第三。早期多以歷史或宗教為題材,節奏太慢、十分沉悶,至1952年在孟買和加爾各答舉辦的首屆印度電影節,為印度電影帶來轉機。
有鑒於好萊塢資本主義征服全球,1995年3 月13日,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和湯馬斯溫特保等五位導演在首都哥本哈根簽署「逗馬宣言」(Dogma95),針對現今全球的拍片模式提出其反潮流的新概念。當時由國家的文化部門通過,並贊助其資金,但是遭到丹麥電影協會的極力反彈。三年後,人口約五百萬,每年電影拍攝量僅10到15部的丹麥,破天荒有兩部電影進入坎城影展競賽片,即拉斯馮提爾的《白痴》(The Idiots)與湯馬斯溫特保的《那一個晚上》(Fe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