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韓電影, 又稱朝鮮電影。
1948年,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人民共和國(北韓)和大韓民國 (南韓)。之後,兩韓電影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北韓建國初期戰爭不斷,北韓電影發展相當緩慢,主要作品是一些戰爭記錄片。1950年代後期,北韓展開千里馬運動,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逐漸恢復,為後來的電影事業發展創造了契機。
1970年代是北韓電影的高峰。也是此一時期開始對中國大量出口朝鮮電影。北韓電影往往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及意識形態的宣傳作用。當時北韓電影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期,《賣花姑娘》、《血海》、《鮮花盛開的村莊》等影片便是在此時拍攝。
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酷愛電影,走訪平壤電影製片廠時曾發下豪語:北韓電影不僅要和歐美電影競爭,而且必須打敗它們。目的是為了對抗北韓內部出現的「非法競爭」: 北韓和中國的跨境貿易從90年代中、晚期開始日漸興旺,南韓電影和連續劇的黑市交易在北韓也跟著活絡起來。
法國“難尋系列”WildSide版“北韓經典電影套裝”,套裝收有四部電影
《賣花姑娘》(1972年) “越南電影,飛機大炮;北韓電影,哭哭笑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春香傳》(1980年): 南韓版( 蒼涼、狂放、大膽、現代) VS. 北韓版 (優美、抒情、含蓄、傳統)
VS.
《珊瑚》(1987年)
《女學生日記》(2006年): 是北韓數十年來第一部賣給歐美的電影。 引起西方觀眾的密切好奇和關注。它與傳統的北韓電影大異其趣,風格有些類似70年代的南韓和台灣電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