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是指描寫、記錄或者研究實際世界的電影。 與紀錄片相對的是劇情片。紀錄片(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演員來表演,而在紀錄片中表現的人、地點、情況應該與實際情況一致。正因為觀眾往往認為紀錄片中表達的是事實,因此紀錄片可以由於不謹慎或者蓄意造成非常大的誤解,紀錄片也因此往往被用作政治宣傳工具. 各個國家均通過新聞影片的形式來使用紀錄片作為宣傳媒體 。

作為例子的有蘇聯真實電影 。

從技術上來說,最早的電影幾乎都是紀錄片​​,最早的電影大多數是直接拍攝生活中的一段情景,比如一列開入火車站的火車,或者下班的工人等等。 (如 1985年 盧米埃的火車進站和工廠下班) 。

紀錄片的範圍非常廣,它即包括完全紀實的電影,也包括了真人秀等節目。

依照美國學者比爾尼克爾斯的觀點,紀錄片可分為六種類型:

一、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出現於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 Ivens)的《雨》(Rain)。 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 它着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情調的傳達。

二、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出現於20年代。 中國在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這個概念是否成立或許依然存疑)之前的紀錄片多屬此類。 這種紀錄片宣傳意圖明確,創造者倚重解說詞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徵是「上帝之聲」(voice-of-God)、證據剪輯、全知視點等。

三、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攜式攝影機( V8, 手持攝影機) 的出現。這種紀錄片放棄解說,放棄扮演,紀錄片導演成了「牆壁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這種紀錄片擅長於現實世界的表達,但對於歷史題材卻難以處理。 由於放棄了解說、字幕,影像的表達很容易流於冗長而沉悶。

四、參與型紀錄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出現於60年代。 代表作品是讓魯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紀事》(Chronicle of Summer)。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掩蓋導演的在場,相反,刻意強調導演與被拍攝對象的互動。(如 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的 華氏911 - 世界上利潤最高的紀錄片)。

五、反射型紀錄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出現80年代。 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顯著特徵在於呈現社會歷史過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類型紀錄片一樣,反射型紀錄片重視對現實世界的表達,但更為重要的是,導演在片中同時表達對紀錄片創作本身的反思。這種影片往往顯得更為抽象,難以理解。 

六、表述行為型紀錄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把真實的事件進行主觀的放大,背離現實主義的風格。強調創作者主觀的表述。代表作如馬龍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頭不打結》(Tongues Untied)。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往往與先鋒電影(avant-garde)很接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ovi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