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電影大師 - 英格瑪․柏格曼

Ingmar Bergman (1918-2007)

『作為一個人我是失敗了,我要作優秀的導演』

 

與「存在主義風潮」Existentialism最密切相關的電影導演當推柏格曼莫屬。柏格曼於40年代開始拍電影。一開始拍片的柏格曼,立即把電影主題集中於人性深處的善惡掙扎。用嚴酷的剖析,要觀眾自己面對內心邪惡的本質縱使起源地是非常邊緣的斯堪地那維亞,但是在一九五○年代就已經比其它世界電影更現代。

 

柏格曼電影特色 

  1. 不具娛樂性:柏格曼導演電影的最大特色,就是企圖陳說思想,遠比戲劇鋪陳來的重要
  2. 不採用正統的三段式劇本寫作方法。以「痛楚」為對象的哲學電影,總在電影裡提出種種詢問,卻老是得到文不對題的解答。
  3. 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 形式主義/ 存在主義/ 黑澤明電影/ 象徵主義影響
  4. 悲觀陰沈,少有歡樂與勝利的呼喊:偏好象徵性影格的拼貼、死亡的呈現及受難的形象
  5. 50年代初期,柏格曼集中探討愛情與婚姻等主題: 婚姻的不幸,愛情的死亡。
  6. 50年代中期後,主題再度明顯轉向,開始呈現最具理想主義性質的「宗教探索時期」,這時期也是他最直接探討死亡的時刻。第一部代表性的作品,並使柏格曼享譽國際的電影就是「第七封印」。
  7. 60年代初期,柏格曼已完全在「上帝沈默,因此上帝不存在」的主題上打轉. 離宗教主題以後,電影風格愈來愈傾向內省,也因此愈來愈艱澀難懂
  8. 60代中期後主題轉向藝術反省,直接用力批判藝術家的無能處境。
  9. 70年代以後,主題彷彿繞回過去,重新探討人性邪惡及婚姻虛幻,跟從前不同的是更竭力呈現「理性與感性」「表象與實質」「偽裝與本質」的張力。

 

代表作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魔術師》 (Ansiktet, 1958)
《處女之泉》 (Jungfrükallan, 1960)
《假面》 (Persona, 1966)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作為一個人我是失敗了,我要作優秀的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ovi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