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大師 – 希區考克

 

 

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是公認的驚悚電影大師,其電影精湛地融合情慾、幽默與懸疑的效果。1919年開始參與電影事業,1925年執導了第一部電影「房客」(Lodger)。  希區考克的理念是在沒有旁白的輔助下,仍能有效而簡潔地闡述一個故事 - 「純電影」(pure cinema): 深信電影絕非是『一群人對話的畫面』(pictures of people talking)組合而成,而畫面亦非僅是對話的裝飾背景而已。他認為電影應該是由各種元素互補地建構而成,就像是音樂旋律是由音符組合而成一般。他曾說: 所有好電影根源於誇大戲劇性的、非常英式特色的情節劇/通俗劇(melodrama)。

 

【希區電影特色】 

 

1. 描述平淡無奇的日常事件,卻同時勾勒出不為人所知的黑暗面,罪惡與不尋常事件層出不窮。而且沒有人是無辜的,每一人都曾犯錯。

 

 2. 電影主題大多呈現對於精神分析的偏執。

 

 3. 常以超現實 (surrealism)及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的方式來解答。

 

4. 誇張戲劇化 與簡化事件的手法,以及黑暗與光明面的對照界定了情節劇,同時亦呈現了喜劇性與似夢的人生感觸。

 

5. 於人類心智與其運作方式的複雜探討,  擅長於操控與利用人類最強烈的情緒—恐懼 (fear)。


6. 希區考克常會以一小角色出現在電影中。


7. 完全主導電影的發展並主宰著觀眾與劇中人物的情緒。在「驚魂記」(Psycho)最有名的淋浴場景中Janet Leigh被殺害,但謀殺的攻擊卻不是對著影片中的受害者而是對著觀眾。

8. 電影配樂是希區電影重要元素之一。 經常與音樂大師Bernard Hermann合作- 音樂,劇情,影像三者之間渾然天成的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種極為獨特並教人印象深刻的回憶畫面 。

 

 
【影響力】

 

1. 法國新浪潮 :  楚浮把希區考克奉為精神導師,為「作者電影」之父。希區考克六十年導演生涯中,一直要到晚期,楚浮遠涉重洋到美國完成《希區考克訪談錄》以後,希區考克影大師地位才逐步受到廣泛性認同。椘浮總結希區考克電影: 「不可忽視地愛情場景被拍攝得像是謀殺場景,而謀殺場景就像是愛情場景……這令我想到希區考克影片中對於愛情與死亡是一視同仁的」。而夏布洛曾與侯麥一起創作了一部關於希區考克的著作。夏布洛被譽為法國的希區考克。

 

2. Film Noir 黑色電影/ 美國獨立電影 (葛斯范桑, 大衛林區及馬丁史柯西)/ 羅曼波蘭斯基  等。

 

【希區電影年表 】

 

 1926 年《房客》The Lodger
1929 年《敲詐》Blackmail
1934 年《擒兇計》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5 年《國防大機密》The Thirty-nine Steps
1936 年《怠工》Sabotage
1938 年《貴婦失蹤案》The Lady Vanishes
1940 年《蝴蝶夢》Rebecca 
1944 年《救生艇》Lifeboat
1945 年《意亂情迷》Spellbound
1946 年《美人計》Notorious

 

1948 年《奪魂索》Rope
1951 年《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4 年《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
1954 年《後窗》Rear Window  
1958 年《迷魂記》Vertigo
1959 年《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1960 年《驚魂記》Psycho
1963 年《鳥》The Birds
1964 年《豔賊》Marine
1972 年《犯兇記》Frenzy
1976 年《大巧局》Family plot

 

參考資料: http://blog.yam.com/hitchcock  希區考克與精神分析@ 國家電影資料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ovi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